采访|Sepa Europe 罗伯特·卡普:

“风扇虽不受喜爱,却仍是不可替代的散热方案”

26. November 2025, 13:30 Uhr | Corinne Schindlbeck
Sepa Europe GmbH 总经理罗伯特·卡普: “是什么成就了 Sepa Europe?回顾来看是两点:产品可用性与深度加工能力。我们在埃施巴赫拥有广泛的标准产品库存——虽非涵盖全部型号,但覆盖多种尺寸、电压规格及配件。这使我们即便在供应紧张时期仍能保持交付能力。而如今从亚洲的海运周期往往需要约十周,我们依然能够及时响应客户需求。”
© SEPA Europe

Sepa Europe 今年迎来成立 35 周年纪念。 总经理罗伯特·卡普回顾公司发展历程:在紧张的供应链环境中,产品可用性的重要价值,从客户项目中孕育的创新,智能化散热风扇的未来,以及热设计中最常被低估的错误。

《Markt&Technik》采访
提问: 卡普先生,当您回顾 Sepa Europe 的创立之初,哪些技术与战略上的里程碑最值得强调?

罗伯特·卡普: 35 年前我父亲迈出创业这一步时,AC 风扇还是市场主流。小型 DC 风扇刚刚出现,但质量参差不齐——取决于厂商与设计。能够可靠提供配备滚珠轴承并经过完整老化测试的小型风扇的制造商非常少。而“小型、坚固、耐温”的组合正是我们立足之本。

几十年来技术发生了巨大变化。滚珠轴承在许多应用中已被现代 Hypro 轴承取代;过去因漏油而早期失效的“油轴承风扇”随着结构优化已大幅减少。从笔记本领域发展起来的超薄径向鼓风机至今仍需求旺盛。

我也非常为我的父母感到自豪。他们敢于创业,为公司点燃了“创始火花”。没有他们的勇气,就没有今天的 Sepa Europe。而我自 2004 年加入后,与不断壮大的团队一起,将公司发展为欧洲知名的电子散热解决方案供应商。

提问: 哪些创新或产品理念可称为公司历史上的“游戏规则改变者”?

罗伯特·卡普: 许多创新来自与客户的联合开发,当具体需求促成全新的散热方案。我们探索了复杂的 3D 打印铝结构,以最大化微型散热器表面积。我们的标准产品也持续演进。

PWM 调速风扇:首次合理补充了 Tacho 转速信号

EC 广电压输入风扇(ADC 系列):又一重要技术台阶

RaAxial 微型风扇:可按安装方式在轴向与径向模式切换,融合两种原理

LF40P 系列:集合多项优化——PressureGap 叶轮结构、ECO 电机、MagFix 轴承、PWM 输入——树立性能标杆

这些研发均围绕同一目标:提升转子几何、提高电机效率、降低能耗或增强气流性能——同时保持尽可能舒适的声学表现。

提问: 如今 Sepa Europe 与市场上其他玩家最大的差异是什么?

罗伯特·卡普: 总结下来仍是两点:可用性与深度加工能力。

我们在埃施巴赫保持广泛的标准库存——虽非齐全,但覆盖大量尺寸、电压与配件。这让我们在供应链紧张时期依然能快速交付,而从亚洲的海运如今常需约十周。

其次是我们的后端加工能力。我们自建电缆加工线,包含端接质量显微检测(Schliffbild)。因此我们能供应即插即用的产品——从定制线长到完整的医用风扇+散热器组件,连同连接器、标识和专用包装。无论是 50 台还是数万台,我们都灵活响应。客户越需要灵活性,这项能力越具价值。

提问: 当前您认为最强的创新动力与需求增长来自哪些领域?

罗伯特·卡普: 我们一直布局多行业:医疗技术、嵌入式系统与工控计算机、自动化技术、录音与音频设备、可再生能源、航空系统甚至车辆技术。

目前最具活力的是嵌入式系统与自动化。这些应用不断更新迭代,对散热提出更高要求,通常不是大批量,而是技术含量高、挑战性强的方案。

汽车领域对我们而言则较为边缘,多为特殊或定制车型。量产车并非我们的优势领域。此外,过去在汽车采购方面的经验并不总是愉快。我们继续支持日本和台湾的合作伙伴服务该市场,但对我们自身而言,汽车已不再是战略重点。

Anbieter zum Thema

zu Matchmaker+
Flügelausschnitt der LF40P-Serie
LF40P 系列叶片切割结构
© SEPA Europe

采访(续)

提问: 如果展望未来五年,您认为贵公司的产品将在哪些方面发生最大变化,甚至变得“智能化”?

罗伯特·卡普: 有一部分会保持经典形态:那个常被诟病、却始终不可或缺的风扇仍将存在。无风扇系统有其位置,但多局限于特定应用。许多设备虽然存在无风扇替代方案,但为了更高的计算性能或更宽的环境适应性,最终仍会配置小型风扇——而无需使用庞大散热器。

我们的研发重点将继续放在功率密度上:提高电机效率、优化空气动力学、缩小结构尺寸,同时兼顾气流量与声学表现。

“大型轴流风机的智能化”已在市场上出现。是否会向小型风扇普及,则取决于实际应用场景。目前我们对此尚未看到明确客户需求。

提问: MagFix 是你们的自有技术,起初的研发动因是什么?它在实际长期运行中有哪些优势?

罗伯特·卡普: “MagFix”是我们注册并使用的品牌名称。该技术源自我们与日本合作伙伴的联合研发——彼时市场上基本只有简单或稍优的滑动轴承。关键在于滑动轴承周边的结构设计,可避免润滑油迁移而造成提前失效。

如今滑动轴承非常普遍,成本低、依托液动力效应的长期运行稳定性强。滚珠轴承则更适用于高速、频繁启停或粉尘环境。抗冲击性能则取决于轴承尺寸。同时,单纯的额定载荷并不足以代表真实寿命——温度、应用场景与润滑老化都会产生重大影响。

提问: 在高集成度与微型化趋势下,散热方案如何演进?风扇、气流管理与 Heatpipe/Vapor Chamber 的组合会成为新标准吗?

罗伯特·卡普: 方案组合非常多样,而正是这种灵活性体现了其价值。Heatpipe 与 Vapor Chamber 方面我们目前涉足较少,但市场兴趣显著上升。
气流管理则已成为每个项目的固定环节:流场分析、涡流识别与路径优化。

客户越来越希望拿到即插即用的系统,包括已完成线束、端接、连接器、标识和专用包装的整套风扇+散热器单元。我们的线束加工能力在其中发挥了核心作用。

提问: 更高的坚固性要求是否为 Dual-Use 或国防市场带来潜力?还是 Sepa Europe 将继续聚焦民用领域?

罗伯特·卡普: 这是我们非常慎重讨论的话题。Dual-Use 在法规上意味着更多文档与合规审查。风扇本质上是工业品,大部分应用为民用。但我们看到无人机防御方向的询盘正在增长。项目多样性正在扩大,这是实实在在的趋势。

提问: 模拟仿真依赖真实风扇参数。你们如何支持开发者做出正确选择?

罗伯特·卡普: 我们会不定期采用模拟仿真,但依赖外部专业伙伴完成。他们具备丰富经验和日常操作优势。我们将模拟结果与客户需求结合,协助制定最佳方案。

提问: 在智能化趋势中,风扇是否将成为主动、自适应系统的一部分,如预测性维护?

罗伯特·卡普: 目前我们的产品尚未融入 AI。但更智能的诊断系统正在到来。已有风扇可基于温度、粉尘、转速与启停次数计算维护周期并发出信号。
是否算作“人工智能”,可见仁见智,但其“智能”属性已经显现。

提问: 如何测试寿命与噪声(MTBF/L10、心理声学)?实验室与实际表现差异最大在哪里?

罗伯特·卡普: 寿命数据由工厂或制造商研发团队提供,我们不自行计算。声学数据亦由其提供,我们会根据客户需求进行补充测试。我们的声室虽非大学级设备,但数据可靠。

真正的判断标准永远在整机中:材料、装配、气流路径与结构传递都会改变声学感受。有时另一家厂商的产品在某设备中反而更适合——我们也坦诚提出。

提问: 全球供应链挑战加剧,你们如何保障关键组件长期供应?“Design for Availability”有何意义?

罗伯特·卡普: 我们尽最大努力提前规划需求,因此需要主动联系客户——虽偶有采购方认为打扰。但最终这是为了保障供应稳定。我希望供应链伙伴间能够恢复过去那种紧密沟通。

“Design for Availability”是我们的理念,如同零缺陷策略一样追求极限。然而市场波动加剧,使今天易采的元件明天可能就不再那么容易获得。

提问: 客户合作关系在 35 年中如何演变?

罗伯特·卡普: 我们与客户共同成长。短链路决策与内部高效协同是成功关键,我们会坚持保持。我借此机会向客户、合作伙伴及不断壮大的团队致以衷心感谢。
尽管挑战仍在,但我坚定相信我们的技术开拓精神与本地化能力。

快速问答

最大的散热误区?
“以为风扇天生吵。”
——其实前提是:从设计初期就考虑它

最容易被低估的热设计错误?
“以为风扇可以事后再加。”
——届时空间已无优化余地

性能、声学、成本——最后妥协在哪里?
这取决于客户:他们愿意接受什么?

哪一行业最低估未来的散热需求?
建筑领域。全球升温将使其结构性依赖冷却。
数据中心与 AI 早已意识到这一点。

最喜爱的产品?
毫无疑问是 HFB44B Chip Cooler。
诞生于 386/486 时代——如今几乎可以申请“古董车牌”了,但依然受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