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原材料法案

稀土元素:减少欧洲的依赖

13. Mai 2025, 8:30 Uhr | Heinz Arnold
中文翻译如下: 弗劳恩霍夫 IWKS 的尤尔根·加斯曼(Jürgen Gassmann)表示: “依赖稀土的欧洲大型企业应携手合作,在欧洲建立完整的供应链——从稀土矿的开采、分离、金属化,到磁体的生产和回收利用——并以一种让所有参与方都能从中受益的方式进行。”
© Fraunhofer IWKS

通过《关键原材料法案》,欧盟希望减少对稀土进口的依赖。 《市场与技术》杂志就目前可以采取的措施采访了弗劳恩霍夫 IWKS 的尤尔根·加斯曼(Jürgen Gassmann)。

《市场与技术》:当前中美之间的贸易战似乎在升级。中国现在对稀土大幅征收关税。欧洲也会难以获得这些受追捧的材料吗?

尤尔根·加斯曼,弗劳恩霍夫IWKS资源战略与循环经济研究所磁性材料部门负责人:
事实是,欧洲目前几乎没有开发稀土矿藏,也没有商业化的开采活动。因此,欧盟早已着手努力减少这种依赖,尤其是对中国的依赖。

在欧盟《关键原材料法案》(CRMA)的引言中就指出,欧盟对稀土的需求到2030年将增长六倍,到2050年将增长七倍。CRMA设定的目标是,到2030年,至少10%的原材料应在欧盟内开采,40%应在欧洲加工,25%应回收,且每年使用量中不超过65%来自第三国。总的来看,这是一个雄心勃勃的目标!

两年前传来消息称,在瑞典基律纳发现了一个稀土矿藏,储量约为100万吨……

……这确实是一个好消息。这个矿藏发现于瑞典矿业公司LKAB已经运营的铁矿井下矿附近。然而,为了到达稀土层,还需要开凿大量新的巷道。LKAB在2023年自己也表示,建设一座全面运作的稀土矿仍需时日,估计需要10到15年才能全面投产。

当矿石被运至地表后,还需经过多个重要步骤,才能将稀土转化为用于电动机的磁体,这是稀土最重要的用途……

……是的,矿石首先需要分离。这样可以得到不同的稀土氧化物。然后通过熔盐电解工艺将其还原成金属。只有在金属化之后,才可以用于制造强力的永磁体。欧洲目前还无法轻易开展这些工艺。虽然在有需求的情况下,会有企业尝试做这些事,但过程并不简单,而相关的专业知识在欧洲也已较为薄弱。

目前最大的瓶颈是什么?

瓶颈在于金属化工艺。就像铝的冶炼一样,这一过程需要大量电力,因此在欧洲尤其昂贵。但这个问题贯穿整个价值链。客户已经习惯了以前从中国进口时的价格结构,彼时几乎没人担心90%的稀土永磁体都来自中国。2011年,当中国宣布限制稀土出口时,曾一度引发紧张,各方急于寻找新的矿源。但采矿不可能一蹴而就,当价格再次下跌时,这些项目便不了了之。现在情况已明显改变,正如CRMA所反映的那样:欧洲计划重新开发矿藏,并在本地进行分离、金属化和磁体生产。

另一方面也必须意识到,与铝、铁或铜等金属相比,稀土市场虽然小,但具有战略重要性。许多公司主要依赖大宗原料盈利,而对稀土这种附加价值高但市场小的材料兴趣有限。而从稀土矿到磁体的整个加工链也需要额外投资。这条通往独立的路并不容易。

除了基律纳,欧洲还有其他稀土矿藏吗?

2024年中,挪威公司Rare Earths Norway宣布,在奥斯陆西南约100公里的**芬碳酸岩复合体(Fen Carbonatite Complex)**发现了欧洲最大的稀土储量,总量达880万吨,其中150万吨可用于生产永磁体。按照CRMA的时间表,2030年前将完成第一阶段开发,包括在附近Nome建设试点加工厂。计划到2030年,Rare Earths Norway将满足欧洲10%的稀土需求。目标是构建从稀土矿、分离、金属化到磁体制造和回收的完整价值链。

芬兰索克利(Sokli)地区也发现了稀土矿藏,浓度高到足以具备开采价值,包含钕、镨等用于磁体的关键元素。目前仍处于勘探阶段,预计2026年将启动下一阶段可行性研究。除此之外,该地还含有铌、磷、铁、镁、蛭石、铀和铜等资源。

美国曾提到乌克兰也是潜在的稀土来源,有相关信息吗?

根据乌克兰地质研究所的信息,当地确有镧、铈(用于电视和照明)、钕、镨(用于风电和电动车磁体)以及铒、钇(用于核能与激光)的矿藏。但乌克兰政府表示,其中一半稀土矿藏位于俄军占领区。目前乌克兰没有正在运营的稀土矿。

对于像德国这样缺乏可开采稀土矿藏的国家,回收是否是一条可行路径?

回收确实是一个重要环节,在CRMA中也被明确强调。优点在于:回收的稀土已经是合金形式,比起从原矿中提取可大大减少开采需求,从而降低碳足迹,有助于建立循环经济。欧盟的目标是构建可持续的价值链,而回收在其中起着关键作用。但即使在最理想情况下,也只能满足10%的需求。

德国曾尝试与巴西建立稀土合作关系,现在进展如何?

弗劳恩霍夫IWKS曾参与“REGINA”研究项目,在巴西建立了一座小型磁体试点工厂。目标是构建本地化稀土永磁体生产链。但参与的巴西企业主要从铌矿中副产稀土,对扩大稀土生产不感兴趣,因此项目最终未能推进。

您认为为了减少依赖,欧洲现在应采取哪些措施?

应采取联合战略,构建完整的价值链。稀土相关的大型欧洲企业必须携手合作,单靠个体企业难以完成。前提是:所有参与者都能从中受益。目标应是:从采矿、分离、金属化、磁体制造到回收,在欧洲实现全链条本地化,从而实现可持续生产并提升供应安全。跨国合作同样是可能的方向。

您具体指的是什么样的合作?

比如日本的模式。日本企业投资澳洲矿企,以确保稀土供应。美国企业也采取了类似方式。相较之下,欧盟国家之间由于存在不同利益诉求,合作略显复杂。但日本和美国的案例说明,这种战略确实可行。

Anbieter zum Thema

zu Matchmak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