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B供应链危机下:

“欧洲竞争力承压,却未引起足够重视”

17. November 2025, 9:30 Uhr | Heinz Arnold
Dieter G. Weiss,in4ma: “如果能立法要求欧洲的国防工业仅从可信赖的西方生产商采购印刷电路板(PCB),那将会带来巨大的改善。这样即可遏制当前的下行趋势。”
© in4ma

欧洲的印刷电路板(PCB)产业正面临消失的风险——这将对安全关键领域造成严重影响。 行业分析师 Dieter G. Weiss 在接受 Markt&Technik 采访时表示,当前来自国防领域的需求激增应被视为扭转这一趋势的契机。

《Markt&Technik》:您如何评价当前欧洲印刷电路板(PCB)产业的形势?

Dieter G. Weiss,Data4PCB:
去年,欧洲PCB产业的营业额相比2023年下降了4.2%。在德国,2024年前八个月同比下降7.7%,而2025年前八个月仅实现1%的微弱增长。与此同时,今年全球PCB市场将增长6%。
这表明:欧洲在全球市场的份额继续下滑——对欧洲来说绝非好消息!

欧洲在全球PCB市场上的份额有多大?

2024年欧洲占比为2.2%。若不计俄罗斯和白俄罗斯,则仅为1.95%。今年我预计欧洲的全球占比将降至1.85%。

此外,欧洲共有174家PCB制造商,但只有20%的企业贡献了80%的总收入。许多企业年营业额甚至低于200万欧元,其中相当一部分恐将倒闭。整体而言,PCB产业仍在下行。

疫情爆发后全球供应链中断,小型欧洲供应商不是一度重新受到追捧吗?

确实,当时客户排着队下单,小厂商也实现增长。人们曾希望大型客户基于这次经验,会至少部分转向欧洲供货,以降低对远东的依赖。但自2021年供应链恢复后,这种趋势烟消云散,2022年起业绩再次恶化。值得警惕的是,供应链随时可能再次受挫——当下全球风险数不胜数!

先进封装已被欧盟层面视为战略重点。但PCB的重要性同样不容忽视——为什么这里没有同样的行动?

欧盟首先扶持晶圆前端制造,以缩小国际差距。但相比之下,PCB及EMS产业的处境更为严峻。
先进封装的战略价值已经普遍得到认可。但事实上,PCB与先进封装之间的界限本就模糊。了解行业的人都非常清楚这一点,但政界似乎完全没有意识到。

PCB是整个电子生态系统的关键一环,是工业、汽车、航天与国防等关键技术领域先进芯片应用的基础。
若高端PCB无法在本地生产,关键产业将可能被供应链完全切断,系统在关键时刻无法运行。这一点,布鲁塞尔和德国政界似乎都尚未重视。反而还有政策阻碍行业发展!

能举一个例子吗?

制造PCB需要原材料,主要是FR4基材和铜箔。45年前,欧洲还有22家基材制造商,如今只剩3家,其中Panasonic将于今年底关闭奥地利工厂。只剩Isola和Aismalibar。
而Aismalibar主要聚焦于非电子领域的应用,其来自FR4的营收估计仅占约10%。实际上,欧洲只剩Isola一家在为PCB提供主要基材。

那么阻碍在哪里?

荒谬之处在于:欧洲PCB制造商不得不从亚洲进口材料,却需支付约6.5%的关税,使本地生产成本更高。
反观企业直接从亚洲进口成品PCB,却无需缴纳关税。
结果是:欧洲本土PCB产业反而在政策上处于劣势。这不是荒诞吗?

鉴于目前地缘政治态势,国防需求激增。是否会带动PCB产业重新受到重视?

确实如此。Defense需求为产业带来复苏机会,并为欧洲PCB提供优先发展的战略方向。

欧洲是否有能力迅速提高产能?

当然。目前多数工厂仅单班制,大厂双班制生产。产能提升并非难事,可以快速扩增。

Teltonika近期在维尔纽斯建立了过去20年来欧洲最大的PCB工厂,是因为国防需求增长吗?

是的。TLT Teltonika在维尔纽斯建设了“High Tech Hill”,包括新PCB厂、塑料注塑与机械制造厂、新EMS工厂以及组装/封测工厂。
通过垂直整合,公司面向国防、医疗和汽车行业,为其提供更高的IP保护、供应链安全与质量保障——客户愿意为此支付更高成本。

PCB是否可能遭到恶意篡改,从而使关键装备在关键时刻失效?

确有可能。PCB极易被植入恶意功能。德国BSI今年发布的“Panda研究”已证实这一点。
例如,一套无人机防御系统可能在关键时刻突然失效。

国防企业不是本来就从欧洲采购PCB吗?

有一些企业已出于安全考虑这样做,但远远不够!

欧洲厂商能满足国防产业需求吗?

从制造能力看完全可以。德国、奥地利、法国、比利时、英国和东欧多国都具备能力,尤其是目前的立陶宛。

国防需求增长足以拯救欧洲PCB产业吗?还是政治仍需出手?

若立法要求国防产业只能从可信赖的西方供应链采购PCB,将极大提高安全性,同时推动产业恢复增长。
本地厂商即可按可持续价格运营并投资未来——而税收支出为零。

还应采取哪些措施?

可通过税收激励鼓励OEM与EMS将约20%基础PCB采购留在欧洲。如此,产业才能扩展至汽车、医疗与工业等领域,实现多元化发展——欧洲PCB才会有未来。

但这对OEM企业来说成本会上升……

但影响极小:
PCB成本在整机中仅占约4%。即便贵25%,整机成本也只增加约1%。
而对于最终电子模块,成本提升甚至不到1%。
为了安全,这完全值得!

但若继续坚持“贪便宜优先”的思维,局面不会好转——因此必须由欧盟层面统一推动。
可惜我对此持怀疑态度。当前形势依旧严峻,这样的局面出现在productronica 50周年之际,实在令人唏嘘。